食道癌

食道癌
引言
高危因素
病徵
診斷
種類
分期
治療
非轉移性食道癌
轉移性食道癌
預防
香港大學臨床研究
影片
參考資料
分享

引言

香港每年約有400 宗食道癌新病例。男性患上食道癌的機會較高,2021年香港食道癌的新病例中,男女比例為4.5比1。食道癌在亞洲的發病率較西方國家明顯較高, 這可能與亞洲人的飲食習慣有關。發病率亦隨著年齡增加。

2021年,因食道癌致死的人數為299,佔所有癌症死亡人數的2.0%,男性及女性的死亡率按每十萬個別性別人口計算分別為7.1及1.5。

 

什麼是食道癌?

食道是一個管狀器官,連接咽喉和胃部,長約25至30厘米。食道本身並没有消化食物的功能,只通過蠕動將食物送到胃部消化。

食道內的惡性腫瘤稱為食道癌,由食道組織細胞的基因變異令細胞產生惡性變化引起。食道癌可發生於食道的任何部位,如頸部(上部)、胸部(中部)以及食道與胃部的連接處(下部),亦可因應細胞的種類可分為鱗狀上皮癌、腺癌等。

高危因素

以下因素可能會增加患上食道癌的風險:

  • 年齡:年屆六十歲或以上者
  • 性別:男性患食道癌的機率比女性高3至4倍
  • 吸煙 :任何形式使用煙草,例如香煙、雪茄、煙斗、嚼煙和鼻烟都會增加患食道癌的風險,尤其是鱗狀細胞癌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 飲酒 :長期大量飲酒會增加患上食道鱗狀細胞癌的風險。若同時有吸煙的習慣,則風險更高
  • 飲用過熱的飲料或湯品
  • 過度攝入醃製、煙燻食物 
  • 蔬果攝入不足
  • 胃酸倒流
  • 某些罕見疾病(如賁門失弛緩症)和遺傳基因變種,如磷酸酯酶與張力蛋白同源物(PTEN)基因和黑斑息肉症候群(Peutz-Jeghers Syndrome

病徵

食道癌患者多於初期感到吞嚥困難,但可能不以為然,或不自覺地改變進食習慣,導致病情惡化。由於患者無法正常進食, 其體重會逐漸下降,導致營養不良。所以,當出現吞嚥困難、不明原因體重下降、胃灼熱等症狀時,應及早求醫。

早期症狀包括: 

  • 吞嚥乾硬的固體食物時感到困難
  • 進食時胸腹不適或疼痛
  • 若腫瘤位於食道上部(咽喉附近),患者會咽喉不適或吞嚥時出現異物感
  • 若腫瘤位於食道中部(胸部附近),患者進食時胸骨後方或背部會疼痛
  • 若腫瘤位於食道下部(連接胃部的位置),患者進食時會感到腹部脹悶

較後期的症狀包括: 

  • 吞嚥困難的情況會加劇,逐漸只能進食半流質,最後甚至無法吞嚥流質食物及唾液
  • 食道腫瘤阻礙正常胃部消化,患者可能胸腹作悶,甚至嘔吐和出現食物逆流的情況
  • 進食後咳嗽
  • 聲音沙啞
  • 腫瘤擴散到其他部位時或引起喉嚨異物感、骨痛、呼吸困難和右上腹痛等症狀

診斷

  • 食道內視鏡檢查
    • 內視鏡是一條細而柔韌的管,末端帶有燈和攝像機,用作檢查食道、胃和十二指腸。
    • 通過使用不同類型的輔助設備,醫生可以對上消化道疾病進行抽取組織檢查和手術治療。
    • 檢查一般只需 5-20 分鐘,但若處理複雜的病例(例如控制出血),檢查時間可能會延長。檢查過程中醫生會嚴密監測患者的情況。
  • 內視鏡超聲波檢驗
    • 通常與食道內視鏡檢查同時進行。
    • 帶有超聲波設備的內視鏡會放進食道作檢查。超聲波可用於評估腫瘤的情況,例如腫瘤是否已侵入食道壁,或擴散到淋巴結和附近其他組織。
    • 內視鏡超聲波也可用於進行淋巴結活檢。
  • 支氣管內視鏡檢查
    • 由於食道靠近氣管,因此需要使用支氣管內視鏡以檢查腫瘤是否已侵入氣管或支氣管。
    • 支氣管內視鏡與食道內視鏡相似,會將一條細而柔韌的管從鼻子或嘴巴置入氣管和支氣管內作檢查。
  • 活組織檢驗
    • 活檢通常與食道內視鏡檢查或內視鏡超聲波同時進行。
    • 檢查期間,一小部分腫瘤組織樣本會被取出進行病理檢查,以確認其是否有癌細胞。
    • 是準確診斷癌症的唯一方法
  • 食道及胃鋇飧造影檢查
    • 患者會吞下含有鋇的液體,然後照射 X光片。
    • 由於鋇會覆蓋食道表面,所以腫瘤或其他異常組織會更容易被顯示出來。

種類

  • 食道鱗狀細胞癌 (O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
    • 常見於華南、中東、南美、西歐和非洲等地區。
    • 這種食道癌通常於食道的上部和中部發病,與吸煙和過量飲酒密切相關。
  • 食道腺癌 (O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 常見於西方國家,例如美國。
    • 這種食道癌通常於食道下部和胃部上端發病,常見於肥胖和有胃食道反流疾病的中年人。
  • 較為罕見的食道癌:
    • 平滑肌肉瘤 (Leiomyosarcoma
    • 胃腸道基質腫瘤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
    • 神經內分泌腫瘤 (Neuroendocrine TumoursNET))
    • 小細胞癌 (Small Cell Carcinoma

分期

分期方式

第一期:癌細胞侵犯食道內層細胞

第二期:癌細胞侵犯食道的肌肉層,亦可能已經侵犯到附近一兩顆淋巴結。

第三期:癌細胞侵犯食道肌肉層、周邊組織及附近三到六顆淋巴結淋巴結。

第四期:癌細胞已經擴散到其他部位,例如肺部、肝臟或胃部,這也稱為轉移性食管癌。

  • 電腦掃描
    • 電腦掃描可詳細顯示腫瘤和附近組織的情況,亦可顯示癌症是否已擴散到附近器官、淋巴結和遠處器官。
    • 在電腦掃描過程中進行靜脈注射造影劑,就可以準確顯示腫瘤與附近器官和血管的情況,有助外科醫生評估進行手術的可行性。
  • 正電子掃描
    • 正電子掃描使用放射性物料來探測身體細胞活動的變化,有助於確定癌症是否已經擴散到其他器官或組織。

治療

治療方法取決於幾個因素:

  • 癌症的類型和分期
  • 治療副作用
  • 患者個人意願
  • 患者的健康狀況

治療食道癌一般會混合不同治療方式,例如化療、電療、手術等等。治療方案綜合不同專科醫生意見而制定,以最佳效果。

非轉移性食道癌

食道手術治療

  • 食道切除手術即是將食道切除的手術,主要適用於治療食道的惡性腫瘤。在某些情況下,食道切除手術也適用於治療良性病況,例如食道出現穿孔及非惡性狹窄(腐蝕性狹窄)。在進行食道切除手術後,可以選擇將胃部向上拉,回復食道和胃腸道之間的連接。然而, 在部分特定的病例中,會選擇切取一段大腸用來重建食道。
  • 手術會在全身麻醉的情況下使用肺部選擇性換氣機進行。考慮到開胸手術的切口,一般會採用硬膜外麻醉或病人自控鎮痛,以減輕手術後的疼痛。
  • 一般食道切除手術包括以下三個步驟:
    • 切除食道;
    • 移動胃部,以確證血液供應;
    • 進行接合,以確保食道和胃部相連接。
  • 雖然開放式手術方式會在腹部、胸部,甚或頸部造成傷口,但目前亦可選擇利用腹腔鏡及胸腔鏡解剖進行微創手術。
  • 在手術後,醫護一般會提供深切治療護理,以作呼吸輔助與監控。建議病人盡快下床活動,一般在手術後7至9天便可以恢復以口部進食及飲水。
  • 食管切除手術是一項大型手術,需時5至6小時。手術後,患者必需按指示接受深切治療護理。然而,患者可能會出現若干與食管切除手術相關的併發症:
    • 由於大面積的手術切割及可能傷及鄰近的主要血管,故手術期間可出現局部出血。
    • 接合程序中的拉力及/或血液供應不足可導致吻合口出現溢液。
    • 淋巴系統受到損傷可造成乳糜胸。
    • 胸部感染或肺炎。大部分出現此併發症的患者均為重度吸煙者,其呼吸管道功能欠佳。開胸手術的傷口及單肺通氣會進一步令肺部功能受損。最有可能導致手術失敗的原因是痰液積留及胸部併發症。

 

術前輔助性治療和其他治療方法

術前輔助性治療是手術前的抗癌治療,一般用於腫瘤體積較大或有淋巴結轉移的患者。術前輔助性治療能將腫瘤縮小,使醫生更容易完整切除腫瘤(組織切割邊緣沒有發現癌細胞)。個別病例可以考慮在手術後進行額外治療,亦稱輔助治療。

常用的術前輔助性治療/輔助治療

  • 術前輔助性同步放射治療及化療
    • 治療過程
      • 術前輔助性同步放射治療及化療常用於第二至三期食道鱗狀細胞癌。
      • 體外放射治療(俗稱電療)需每週接受5次,持續5週。
      • 電療期間需同時每週接受一次化療,持續5週。
      • 常用的化療藥物包括紫杉醇 (Paclitaxel)和卡鉑 (Carboplatin)。
      • 電療和化療都可以在日間進行,無需住院。

 

圖:利用電腦掃描作食道癌電療設計
  • 治療後的程序
    • 經過5週的電療和化療後,患者會再接受食道內視鏡檢查以評估腫瘤對術前輔助性治療的反應。
    • 手術會在完成術前輔助性治療後一至兩個月進行。 
    • 切除的腫瘤會在顯微鏡下進行檢查,如果組織中沒有殘留的癌細胞,即表示患者康復機會較大,手術後也無需額外治療。
    • 研究顯示,如果切除的組織中發現殘留的癌細胞,免疫治療如Nivolumab能有效提高存活率。
    • 若腫瘤已入侵氣管及支氣管等重要組織,而術後體內仍殘留癌細胞,便可能需於術後額外接受電療。
    • 手術後的輔助治療因應每一位病人的手術和病理結果、康復進度和健康狀況而定。
  • 化療
    • 食道鱗狀細胞癌 (O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 如果腫瘤範圍太大或癌症已擴撒至較遠的淋巴結,例如頸部或腹部淋巴結,電療就不能覆蓋整個治療範圍,故食道鱗狀細胞癌患者只可單獨使用化療。
      • 患者將接受更進取的化療療程,通常需混合兩至三種化療藥物,如
        1. PF: 順鉑 (Cisplatin)、5-fluorouracil5-FU)
        2. TPF: 順鉑 (Cisplatin)、5-fluorouracil5-FU)和多西紫杉醇 (Docetaxel)。
      • 2至3次化療後,醫生會再評估手術治療是否合適。
    • 胃食道接口腺癌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Adenocarcinoma
      • 由於胃食道接口腺癌與胃癌的病情相似,二者的治療方法亦類似。患者需於術前後接受化療,包括三種化療藥物(5-fluorouracil (5-FU),奧鉑 (Oxaliplatin) 和多西紫杉醇 (Docetaxel))(FLOT)。療程每 2 週一次,共4次,完成後醫生會再評估手術治療是否合適。手術後,患者會用相同的藥物再接受次化療。

 

根治性同步放射治療及化療

  • 食道鱗狀細胞癌可用根治性同步放射治療及化療醫治,患者無需接受手術,可用於不適合手術或手術不能完全切除腫瘤的患者。
  • 如果食道癌靠近喉部,可考慮使用根治性同步放射治療及化療代替手術,避免切除喉部。
  • 患者每天接受高劑量電療,持續5至6週。患者也需接受化療,分為四次,兩次與電療同步進行,另外兩次在電療後進行。化療藥物包括順鉑 (Cisplatin)和5-fluorouracil5-FU)。

轉移性食道癌

抗癌藥物 

  • 化療
    • 紓緩性化療用於病情較嚴重或轉移性食道癌的患者,常用的化療藥物包括順鉑 (Cisplatin)、5-fluorouracil5-FU)、多西紫杉醇 (Docetaxel)和紫杉醇 (Paclitaxel),這些藥物可以單獨或合併使用。
  • 標靶治療
    • 約20-25%的胃食道接口腺癌(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Adenocarcinoma)為HER2陽性。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 是一種對抗帶有HER2型癌細胞的標靶藥物,可與化療並用。
  • 免疫治療 (例如NivolumabPembrolizumab
    • PD1抑制劑可用於PD-L1型食道鱗狀細胞癌。可單獨使用,也可以與化療並用。
    • PD1抑制劑也可以用於胃食道接口腺癌,與化療並用。

每位患者的治療方法或藥物組合須根據腫瘤特徵、生物標誌、治療成本、藥物毒性、身體狀況和個人意願再作決定。患者應與醫生詳細商洽治療方案。

 

局部性治療

  • 可以電療和食道支架治療舒緩食道梗阻
  • 電療也可以舒緩因癌症轉移到骨骼而引致的痛楚

併發症與副作用

化療

  • 血球數量下降
    • 治療期間需監測血球數量,尤其是白血球數量。白血球數量過低,化療期間便可能需要注射白血球生長激素(GCSF)以增加白血球數量。
  • 脫髮
    • 脫髮問題只屬暫時,化療完成後頭髮會再度生長。
  • 免疫力低和感染
    • 食道癌患者容易受到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
    • 化療期間患者發燒或受感染,情況可以非常嚴重,甚至引致死亡。故出現此類情況的患者應立即求醫,並接受抗生素治療。

體外放射治療

  • 皮膚反應
    • 治療部位可能會發紅、乾燥、變黑甚至皮膚脫落。電療後數週內皮膚會逐漸復原。
  • 吞嚥疼痛
    • 吞嚥疼痛是食道對輻射的反應,大約從電療第二週開始,持續至電療結束後幾週。有需要時可服用止痛藥。
    • 電療引致的疼痛會導致吞嚥更加困難。為保持營養充足,治療期間患者可能需要以鼻胃喉管進食。
  • 肺部和心臟的併發症
    • 食道癌電療的範圍常包括心臟和肺部,有機會導致放射性肺炎,而肺功能較差或病情較嚴重的病人風險較高。
  • 瘺管
    • 如果食道腫瘤位置接近或侵入氣管或支氣管,食道與氣管形成瘺管的風險較高,會導致反覆或持續性肺炎。
  • 食道收窄
    • 接受根治性化療及電療的患者即使得以控制腫瘤,食道仍可能因輻射使食道纖維化及變窄,需用內窺鏡進行擴張治療。

預防

以下方法可有效預防食道癌:

  • 戒煙
  • 避免飲用烈酒(酒精含量超過 20%)
  • 減少或避免進食醃漬及煙燻食物,如鹹酸菜、臘肉、檳榔等
  • 避免進食過熱的食物
    • 待食物稍微冷卻後再進食
  • 及早處理胃酸倒流
  • 多進食新鮮蔬果及纖維類食物
  • 保持健康體重
    • 每天運動至少 30 分鐘

香港大學臨床研究

參考資料

醫院管理局 智友站:食道癌

美國臨床腫瘤學會:食道癌

加拿大癌症協會:食道癌

 

感謝鄧頌樺先生,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醫科生陳綺襄小姐(M23)及香港大學臨床腫瘤科鄺麗雲教授撰寫及審閱本頁內容。

 

最後更新日期:2023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