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

鼻咽癌
引言
高危因素
病征
诊断
种类
分期
治疗
治疗仍未扩散的鼻咽癌
治疗已扩散的鼻咽癌
预防
香港大学临床研究
视频
参考
分享

引言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是位于鼻咽腔部位的恶性肿瘤,是本港最常见的头颈部癌症。由于流行于中国华南一带,故又称「广东瘤」。在2022年,香港的鼻咽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男性中都排第十位,共有新症705宗。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约三倍(男女比例为2.9:1),而50至6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 2022年,共有251人死于鼻咽癌,占全部癌症死亡人数的1.7%。

鼻咽位于头部中央,前方为鼻腔和鼻窦,下则通往口腔。鼻咽癌有机会入侵连接鼻咽和中耳的咽鼓管(Eustachian tube)及邻近的神经线。此外,鼻咽和颈部的淋巴腺有密切关连,所以癌细胞扩散至颈部淋巴结的情况很常见。

若及早发现,鼻咽癌的治愈率相当高,第一期的治愈率高达90%。

高危因素

鼻咽癌主要受下列四个因素相互影响而形成:

  • 家族遗传:患上鼻咽癌的风险因素之首。鼻咽癌患者直系血缘亲属如父母、兄弟姊妹和子女,患上鼻咽癌的机会较其他人高
  • EB病毒( Epstein-Barr Virus )感染:大部分鼻咽癌病人的血清都含有一种或以上对EB病毒所产生的抗体。具有某些基因的人士若感染EB病毒,会有调高风险患上鼻咽癌
  • 饮食习惯:中国华南一带人口的鼻咽癌发病率很高,估计与当地居民嗜吃腌菜、咸鱼有关。腌制食物含有大量化学品,在体内长期积聚可能会对健康产生影响,而动物实验亦证实咸鱼能诱发鼻部癌病
  • 吸烟:吸烟者比非吸烟者较容易患上鼻咽癌

病征

鼻咽的位置十分隐蔽,所以初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出现。但随着肿瘤增大并扩散到周围组织时,有机会出现下列徵状:

  • 鼻塞、流鼻血或咳嗽带血
  • 鼻涕后滴:带血分泌物向后流到喉咙
  • 听力减退、耳鸣或耳道流脓:咽鼓管被肿瘤堵塞
  • 颈侧淋巴结胀大
  • 头痛(持续性偏头痛:严重持续绞痛与脉搏性头痛)、面部麻痹、视觉出现重影:癌细胞开始侵蚀头颅骨和附近的神经线
  • 声音沙哑、吞咽困难
  • 体力下降、消瘦虚弱

流鼻血、带血分泌等鼻部徵状未必一定与鼻咽癌有关,可观察两星期再决定应否求医。但倘若同时出现耳鸣或听觉失灵等病征,甚至颈侧淋巴结胀大,则须尽快找耳鼻喉科医生检查。

诊断

以下为医生会视乎癌症的种类和分期,为患者进行检查。诊断鼻咽癌的检查包括:

  • 抽取血液样本:量度血清中的EB病毒抗体浓度
  • 内窥镜检查:检查鼻咽部位是否有肿瘤或异样
  • 活组织化验:癌症最常用的诊断方式。若通过内窥镜发现鼻咽内有怀疑肿瘤,医生会在该处切除一小片组织来进行化验

如确实病人患上鼻咽癌,医生会为其作进一步测试,包括:

  • 磁力共振扫描(MRI):利用磁场来构建体内组织横截面的影像
  • 电脑扫描( CT ):为体内组织拍摄不同角度的X光片来构成立体影像,以观察肿瘤的位置,以及有否扩散至其他器官组织
  • 正电子扫描( PET ):癌细胞的新陈代谢比正常细胞活跃,故会呈现出较强的讯号,以便确定肿瘤的范围
  • 胸腔 X 光扫描
  • EB 病毒 DNA 检测:分析患者血液内的 EB 病毒 DNA 以了解体内的癌症情况,是鼻咽癌的「癌症指数」,从而断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 听力测试:检查耳朵对不同音频的灵敏度,测试听力有否因鼻咽癌而受损

种类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病理分类,鼻咽癌分为3种:

  • 角化鳞状细胞癌
  • 非角化癌:包括非角化未分化癌和非角化分化癌
  • 类基底鳞状细胞癌

非角化未分化癌是东南亚最常见的类型。

分期

第一期

  • 肿瘤只局限在鼻咽或只蔓延到鼻腔或咽喉位置,未有入侵周围组织

第二期

  • 肿瘤已侵蚀鼻咽附近的组织,甚至蔓延到颈部一边或咽喉咙后方的淋巴结

第三期

  • 癌细胞已扩散到颈两侧的淋巴结;或肿瘤已伸延到头骨底部

第四A期

  • 肿瘤已伸延到脑部或锁骨上,或癌细胞已扩散到锁骨上的淋巴结或淋巴结已经超过 6 厘米

第四B期

  • 肿瘤已扩散到较远距离的器官如肝脏、骨骼或肺部

治疗

医生会视乎癌症的分期和病人的身体状况等来订立鼻咽癌的治疗方案。鼻咽癌主要使用放射治疗( Radiotherapy,简称「电疗」)来治理,有时也会配合化学治疗( Chemotherapy,简称「化疗」),以增加治疗的成效。

外科手术并非医治鼻咽癌的首选方法,通常只用於初期肿瘤复发等特殊情况。

治疗仍未扩散的鼻咽癌

仍未扩散的鼻咽癌可根据癌症的分期来选取适当的治疗方法:

第一至二期

电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即使鼻咽附近的淋巴结没有受到癌细胞影响,电疗也会覆盖这些范围以作预防性治疗,因淋巴结内或有未能被侦测到的癌细胞。某些第二期鼻咽癌患者亦会接受同步放化疗(Chemoradiotherapy),在电疗进行期间同时接受化疗。

第三至四A期

治疗方案是先进行诱导化疗(Induction Chemotherapy),之后进行同步放化疗。电疗靶区主要针对鼻咽和颈部淋巴结的位置。

 

放射治疗

这是医治鼻咽癌的主要方法。体外放射治疗利用高能量放射线来杀死癌细胞,并主要分为强度调控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简称IMRT)和螺旋断层放射治疗(Tomotherapy)两种。这两种电疗方法能精确地将辐射剂量集中射向肿瘤,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亦可减底辐射对肿瘤周边正常组织的影响。

图:鼻咽癌的强度调控放射治疗

步骤

  • 病人在接受电疗前需要进行详细的牙齿及口腔检查,并拔除有破损的牙齿,因为电疗会导致蛀牙或增加患上牙周病的风险。
  • 放射治疗团队会先用塑料按照患者脸和颈的形状制作塑料模,用以在电疗的过程中固定患者的身体。放射治疗师亦会在塑料模上划上记号,以确保射线能对准电疗目标。患者之后会戴上塑胶模进行电脑扫描。
  • 放射治疗团队会根据电脑扫描结果,利用电脑程式为患者设计放射治疗计划。从电脑扫描得出的治疗剂量数据将会被传送至放射治疗机作治疗用途。
  • 放射疗程一般会每一天(星期一至五)进行,为期六至七个星期,每次疗程约需时15-20分钟。

图:电疗前作模型,以固定病人

副作用

  • 疲倦及身体乏力
  • 接受放射治疗的皮肤部位感到刺激及出现红肿
  • 口腔及喉咙疼痛
  • 咀嚼及吞咽因难
  • 口渴
  • 味觉改变及食欲不振
  • 听力下降或失去听觉
  • 甲状腺功能减退
  • 颈部或脸部肿胀(淋巴水肿)

 

化疗

化疗通常应用于较高期数的鼻咽癌,可与电疗同步进行,亦可在电疗前先作新辅助化疗(即在电疗前进行化疗),或电疗后作辅助化疗(Adjuvant Chemotherapy)。

同步放化疗是指在电疗进行期间同时进行化疗。化疗药物能使癌细胞对辐射线更敏感,所以这个治疗方式能加强辐射线歼灭癌细胞的能力。化疗一般透过静脉注射来把药物送进体内,通常每隔一或三星期注射一次。常见的同步放化疗的药物为铂金药物,例如Cisplatin (顺铂 )和Carboplatin (卡铂 )。

如病人被诊断患有第三期或第四A期鼻咽癌,医生或会安排他/她进行新辅助化疗或辅助化疗。这些额外的化疗能有助控制病情及减低癌症复发的风险,化疗药物可以单一使用或与其它化疗药物一并使用,常见的化疗药物组合如下:

  • Cisplatin及Gemcitabine(吉西他滨)
  • Cisplatin及5-FU
  • Cisplatin及Capecitabine(卡培他滨)
  • Cisplatin及Docetaxel(多西紫杉醇)+/-5-FU
  • Capecitabine 

副作用

  • 疲倦
  • 增加感染风险
  • 恶心、呕吐
  • 食欲不振
  • 体重下降
  • 口腔溃烂、口渴
  • 味觉改变
  • 腹泻、便秘
  • 容易流血或瘀伤
  • 头发脱落

 

鼻咽癌的病人如何妥善照顾自己?

病人接受放射治疗前后和康复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很多。多一分认识和了解,有助患者积极面对此病。

1. 定时覆诊及检查

  • 接受放射治疗后,病人可能会出现如外耳炎、皮肤炎等并发症或器官功能障碍等问题,定期覆诊可确保病人得到适当治理。
  • 定期覆诊及检查(包括纤维鼻咽内视镜检查,EB病毒DNA,磁力共振扫描等)也可以让医生及早察觉复发或和癌细胞转移的徵状,尽早为病人进行医治。

2. 预防蛀牙和口腔感染

  • 由於放射治疗会让病人的口腔和唾液腺分泌减少,因此他们患蛀牙的机会较高。所以病人应:
    • 减少进食过甜的食物和饮品,病人饭后应立刻清洁牙齿,和定期找牙医检查。
    • 保持口腔湿润:病人可在睡前用沾湿盐水的干净纱布轻抹口腔。
    • 戒除烟酒,以免口腔受到剌激而变得更干。
    • 在放射治疗或会使牙关调整,病人应每天进行口部运动,提高灵活度。

3. 注意饮食

  • 多进食高蛋白质及高热量的食物,以加速恢复体力
  • 避免进食煎炸、辛辣及干硬的食物
  • 饮用高营养补充品,以增加热量吸收。

4. 皮肤护理

  • 病人接受放射治疗范围内的皮肤及嘴唇可能会被灼伤,病人应:
    • 避免使用肥皂、含药性的清洁剂及润肤液,应改用性质温和的润肤品
    • 避免让阳光或紫外光直接照射皮肤

治疗已扩散的鼻咽癌

约15%鼻咽癌患者会在根治性治疗后出现癌症复发,而约20%患者於患癌一开始已有癌细胞扩散至身体其他部位。这些病人主要会接受缓和性化学治疗( Palliative Chemotherapy ),或配以巩固性放射治疗(Consolidation Radiotherapy)。因化疗对鼻咽癌的功效良好,有助提升病人的存活率。

一线治疗方案

  • 常用于治疗已扩散的鼻咽癌的化疗药物如下:Cisplatin ,Carboplatin, Gemcitabine ,Taxane(紫杉醇类药物)如 Paclitaxel(紫杉醇) 或 Docetaxel(多西紫杉醇),5-FU,Capecitabine Irinotecan(伊立替康) , Cyclophosphamide(环磷酰胺)等。
  • 化疗的副作用包括血细胞数量减少、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风险、恶心/呕吐、 腹泻、不适、脱发、肾功能受损、手指和脚趾麻痹等。
  • 另外,免疫治疗(Immunotherapy) 亦可提升化疗的治疗成效,例如总体反 应率和无恶化存活率。当中最常用的免疫治疗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如 Pembrolizumab(匹博利组单抗 )、 Nivolumab(尼伏人单抗)、Camrelizumab(卡瑞利珠单抗) 、 Toripalimab(特瑞普利单抗) 、 tislelizumab(替雷利珠单抗) 等。研究显示,化疗组合 Gemcitabine 和 Cisplatin 与 Toripalimab 或 Camrelizumab, 能有效改善扩散性鼻咽癌患者的无恶化存活率和总存活率。
  • 免疫治疗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皮肤敏感例如皮疹、痕痒和白斑,肠胃问题如腹泻和肠炎,肝脏问题如肝炎和肝酵素升高,以及内分泌失调如甲状腺功能过低、 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肾上腺功能不全。 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发生严重副作用。这包括与炎症相关的情况,例如心肌炎、非感染性肺炎、和肝炎。此外,神经系统并发症例如脑膜炎或脑炎、自体 免疫反应引致的一型糖尿病或严重关节炎,不过这些情况较罕见。

二线治疗方案

  • 一线铂金类化疗失效后,鼻咽癌患者二线适用的化疗选项有限。医生会根据病人过往的用药纪录选取治疗方案,通常会采用单一药物,例如 Capecitabine、 Docetaxel、Gemcitabine、Vinorelbine(长春瑞滨) 、Irinotecan 等。
  • 过往的研究显示,免疫治疗例如 Camrelizumab、Toripalimab、 Pembrolizumab、Nivolumab 达到令人鼓舞的结果,因此也可考虑作二线治疗。

预防

在众多癌症中,鼻咽癌被确认有强烈的家族聚集倾向。流行病学研究反映有患鼻咽癌的兄弟姐妹或近亲相比没有家族患病记录的人士患上鼻咽癌的机会率高4至8倍。因此,普查能为这群高危人士在病征出现前及早探测到癌症,有助提升治愈的机会。因此,建议凡有家族鼻咽癌病史的人士,应定期前往耳鼻喉医生处接受检查。

此外,艾巴氏病毒( EBV )与鼻咽癌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常用的普查或诊断方法是进行EBV抗体血清(或EB病毒DNA )验测和光导纤维内窥镜检查。许多本地及内地的研究都证实透过普查发现的鼻咽癌患者,有接近50%尚属第一期。相对而言,一般经转介到肿瘤科的个案,第一期的个案不足10%。然而,值得关注的是早期鼻咽癌患者的治愈率高于90%。

另外,避免经常进食咸鱼或其他腌制食物,尤其是幼童。

均衡饮食,多吃水果和蔬菜来平衡致癌物对身体健康的破坏。

香港大学临床研究

参考

智友站 - 鼻咽癌

香港防癌会--鼻咽癌

香港癌症基金会 -- 鼻咽癌概述

香港癌症基金会 -- 癌症小册子(鼻咽癌)

医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资料统计中心,2022年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指南:鼻咽癌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病人指南:鼻咽癌

澳洲防癌协会:鼻咽癌

麦克米伦癌症援助机构:鼻咽癌

 

感谢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医科生梁兆升先生( M25 )、赵凯妍小姐( M27 )及香港大学临床肿瘤科吴伟棠教授撰写及审阅本页内容。

 

最后更新日期:2025年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