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癌治療當中,很多人都希望藥物沒有副作用,但事實上最溫和的治療方式,也很難避免副作用出現,筒中原因讓我們利用一些實際例子來探討一下。
安慰劑效應 (placebo effect) vs. 反安慰劑效應 (nocebo effect)
在對照性臨床實驗中,對照組患者服用無效的安慰劑(即冇任何藥物成份的假藥),卻出現一定程度的症狀改善和治療效果,稱為「安慰劑效應」,這是因為患者對治療充滿了積極的期望和信心,導致身心的正面效果。
「反安慰劑效應」跟安慰劑效應相反,當患者預料會出現負面結果時,相關的症狀或副作用便在現實中發生,這是由於負面心理而導致的實際生理反應。例如患者被告知某種藥物會導致頭暈,即使該藥物本身沒有此副作用,但由於患者因為擔心便出現頭暈的症狀。
所以,「安慰劑效應」和「反安慰劑效應」都反映了患者心理因素在治療中的重要性。
預期性嘔吐
很多抗癌藥物都可能會引致噁心和嘔吐,嘔吐除了分為急性(指在化療後立即出現的嘔吐)和延遲性嘔吐(只在化療廿四小時或之後出現的嘔吐)外,還有一種稱為「預期性嘔吐」。預期性嘔吐是指在還未注射化療之前,患者已經出現嘔吐反應。
主要原因是患者曾經歷對化療的嚴重嘔吐反應,這經歷導致一種條件反射,即使還未注射藥物,患者只要來到日間化療中心或嗅到藥物的氣味,便會出現預期性嘔吐,而且病人若果較為焦慮和緊張,也會促使嘔吐的發生。
要解決「預期性嘔吐」,並不是單用止嘔藥物,更需要行為療法和抗焦慮或情緒穩定的藥物來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