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轄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把「攝氏超過 65 度的熱飲」納入為 2A 類致癌物,並將其界定為致癌因子。當中是因為高溫的飲料在通過食道的時候可能會燙傷食道的黏膜細胞,導致紅腫等發炎症狀,可能會增加患食道癌的風險。若同時吃了其他刺激性的食物,會令發炎的狀況每況愈下。雖然食道的黏膜能夠自然修復,但如果你是經常喝熱飲的話,食道黏膜復原的速度可能比不上因熱飲刺激而發炎的速度。而在黏膜的修復過程期間,如果你還一直在喝熱飲來刺激食道,就會損害細胞中的 DNA ,因此有可能發生病變,形成食道癌。
其次,除了「喝高溫的飲品」外,原來平時「喝熱飲太快」也存在患上食道癌的風險。根據 2022 年在東非進行的研究發現:
- 喝非常熱的飲料會增加 1.92 倍風險
- 熱飲放涼時間少於 2 分鐘會增加 1.76 倍風險
- 快速地喝熱飲會增加 2.23 倍的風險
- 一個月內嘴巴被燙到 6 次以上會增加 1.9 倍的風險

你可能會問「如果湯水是很熱,但我嘴巴並不覺得燙,那麼快速地喝會增加風險嗎?」誠然,如果你喝熱飲喝得太快,嘴巴可能真的沒有感覺到被燙,這是因為熱水來不及燙傷口腔黏膜就被嚥下去,但這不代表食道黏膜沒有被燙傷,所以喝熱飲速度快是最高風險導致食道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