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是香港第二常见的癌症,2021年共有5,899宗新症,占本港癌症新症总数的15.3%。每十万人口中,即有79.6宗新增大肠癌个案。过去十年,大肠癌发病率上升了16.7%。大肠癌以男性患者居多,2021年男女患者人数比例约为1.4比1。发病年龄中位数均为68岁,而 62.6% 的患者年龄在 65 岁或以上。
大肠癌在本港致命癌症中排第二位。 2021年,大肠癌导致2,298人死亡,占癌症死亡总数的15.2%。
什么是大肠癌?
大肠是消化系统的最后一环,分为结肠与直肠。一些大肠内壁细胞的异常生长,如息肉、溃疡或其他形态肿块等大部份为良性,惟小部份可能发展成恶性肿瘤,最终变成大肠癌。
大肠癌的成因尚未清楚,但具以下风险因素者患上大肠癌的机会较大:
大肠癌的常见症状包括:
结肠镜检查和活检
验血
确认癌症分期的检查
磁力共振(MRI)
电脑扫描CT / 正电子扫描PET-CT
超声波
肿瘤生物标记
肺部X光片
第一至第三期大肠癌治疗目标为根治性治疗,即通过手术以及辅助性治疗清除体内所有的癌细胞。
手术治疗
手术是大肠癌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且是彻底清除癌细胞的唯一途径。手术过程中,医生将切除肿瘤和其周边组织。
辅助性治疗和其他治疗类型
放射治疗(电疗)
放射治疗利用高能量X光射线摧毁癌细胞,通常用於治疗非转移性直肠癌。医生会安排患者在手术前接受放射治疗,以彻底摒除肿瘤、控制病情和/或维持身体状况。
体外放射治疗:
化疗
转移性疾病指癌细胞已经从肠道扩散至较远部位,以肝脏最为常见。根据如今的癌症分期系统,它可定义为第IV期癌症。转移性与非转移性疾病的治疗方式截然不同,治疗目的主要是舒缓患者的痛楚和不适。虽然转移性癌症不能被完全根治,但治疗仍能长时间控制病情,延长大部份患者的寿命。近年来,若患者体内癌细胞没有大量转移,医生更可以采用根治性治疗,例如进行切除手术。
化疗
标靶治疗
标靶治疗是针对癌细胞中特定的生物标记。由於标靶治疗能准确针对癌细胞,对健康细胞的影响较小,故其副作用通常比化疗少。标靶治疗可单独使用或与化疗结合使用。然而,并非所有的病人都适合接受标靶治疗。开始标靶治疗前,患者可能需要接受生物标记测试。
其他治疗方式
转移性疾病患者若有疼痛、出血和肠塞等癌细胞入侵等症状,就会考虑接受手术和放射治疗。部份患者也可接受较进取的治疗方式,例如:
预防肠癌的有效方法包括:
感谢邓颂桦先生,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医科生郑浩辉先生( M23 )及香港大学临床肿瘤科林嘉安医生撰写及审阅本页内容。
最后更新日期:2023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