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香港癌症资料统计中心于2022年公布的最新数字,子宫内膜癌是香港第四位最常见的女性癌症,占女性患癌的6.6%。 2022年共有1,188宗新症,平均每56人,就有1人患上子宫内膜癌。发病年龄的中位数为57.5岁。
子宫内膜癌在本港致命癌症中居第十一位 。在2022年,子宫内膜癌导致109人死亡,占癌症死亡总数的1.7% 。
什么是子宫内膜癌?
子宫是女性的生殖器官之一,呈倒置的梨形,位于下腹骨盘腔内。子宫左右两边各连接输卵管和卵巢,下则连接子宫颈和阴道。
子宫主要由三层组成:子宫内膜(内层)、子宫肌层(肌肉中层)和子宫膜(外层)。子宫内膜由无数微丝血管组成,内膜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合适的环境孕育胚胎。卵巢分泌的女性荷尔蒙(雌激素和黄体酮)是维持子宫内膜健康生长的关键因数,当其分泌失调时,患上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就会增加。
子宫内膜癌是从内膜生长的肿瘤;到中后期,癌细胞会扩散到子宫附近的结构,亦有机会经淋巴和血液扩散到肝脏、骨骼等器官,影响其功能。
子宫癌患者通常出现不正常的阴道出血。若及早求医,大多数患者皆仍属于早期。
初步诊断
医生在断定病者患子宫内膜癌后,就会通过体检、验血、X光检查及各种扫描进一步检查癌细胞扩散的范围,确定子宫内膜癌的分期。
进一步诊断
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 FIGO )的标准,子宫内膜癌的程度分为以下四期:
等级是形容癌细胞分化的指标,能预测扩散的速度。
有别于正常细胞,癌细胞不能正常分化,因此医生能把抽取的活化细胞放在显微镜下断定等级。
现在主要采用切除手术和放射治疗医治早期子宫内膜癌。两种治疗方式可以单一或同步进行。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治愈率更可达九成以上。
全子宫切除手术
放射治疗(香港习惯称「电疗」,内地简称「放疗」)
1. 体外放射治疗
2. 近距离放射治疗(体内放射治疗)
化疗
免疫治療
匹博利组单抗(Pembrolizumab)
多达利单注射液(Dostarlimab)
標靶治療
标靶治疗 |
适应症及使用方式 |
贝伐珠单抗 (Bevacizumab) |
|
乐伐替尼 (Lenvatinib) |
|
拉罗替尼 (Larotrectinib) 或恩曲替尼 (Entrectinib) |
|
曲妥珠单抗 (Trastuzumab) |
|
Trastuzumab deruxtecan |
|
荷尔蒙治疗
美国癌症协会:子宫内膜癌
NCCN Guidelines:子宮癌 Version 1.2025
NCCN Guidelines for Patients:子宮癌 2023
感谢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医科生李卓谦先生(M25)、 谢咚颐小姐 (M25)及香港大学妇产科学系谢嘉瑜医生撰写及审阅本页内容。
最后更新日期:2025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