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脏癌

胰脏癌
引言
高危因素
病征
诊断
种类
分期
治疗
早期胰脏癌的治疗方案
治疗局部晚期胰脏癌
治疗远端转移胰脏癌
预防
香港大学临床研究
参考资料
分享

引言

胰脏癌不但是香港第十大常见癌症,更是本港第四致命的癌症。胰脏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于过去十年均持续上升。 2022年新症宗数达 1,037 宗,占本港癌症新症总数的2.9%,每十万人中便有14.1人患有胰脏癌。与2021年相比,2022年的胰腺癌新症宗数减少了7.1%。但自 2012 年以来,新症宗数录得接近一倍的增幅。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大致相若,确诊癌症的年龄中位数为70岁。于2022年,共有920人死于胰脏癌,占癌症死亡总数的6.3%。 2012至2022年,死于胰脏癌的人数更跃升71%。

由于胰脏位于人体深处,医护人员在常规检查中难以察觉或摸到早期肿瘤。 当患者开始出现症状时,肿瘤大多已变大或已扩散到其他器官。 因此,胰脏癌确诊时通常已是晚期,预后较差。 只有20%左右的患者可以接受手术,但复发率很高。

 

什么是胰脏癌?

胰脏是一个位于胃部后方、形状扁长的腺体,属消化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的一部分。胰脏主要由外分泌细胞及内分泌细胞组成。外分泌( Exocrine )细胞负责制造胰汁,胰汁经胰管流入十二指肠,分解食物里的糖、脂肪、蛋白质。而内分泌( Endocrine )细胞则负责生产多种荷尔蒙,使其渗入微血管并随血液流遍全身,协调身体的新陈代谢。

胰脏内分泌细胞生产的荷尔蒙包括胰岛素(降低血糖水平)、升糖素(提升血糖水平)、体抑素( Somatostatin )、可分泌胰多肽( Pancreatic Polypepetide PP )和血管活性肠肽( 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 )。

胰脏藏於腹腔深处,在胃部与大小肠等器官后面,恶性肿瘤位置隐蔽,初期病征并不明显。即使每年接受身体检查,也难从一般检查中发现患上胰脏癌;因此不少患者到癌症晚期才察觉患病,影响生存率。即使患者可以接受手术切除,存活时间也较其他癌病患者短。

高危因素

胰脏癌大多发生於65岁以上人士。其他风险因素包括:

  • 性别:男性风险比较高
  • 种族:非裔风险比较高
  • 抽烟:吸烟者比非吸烟者患上胰脏癌的风险高出大概2至3倍
  • 糖代谢异常,如糖尿病。
  • 超重
  • 饮食:长期过量摄取动物脂肪并少进食蔬果
  • 化学品:长期接触杀虫剂、石油或染料
  •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者患上胰脏癌的风险比非患者高出2倍
  • 遗传性胰脏炎或会增加胰脏癌的机会,但情况非常罕见
  • 慢性胰脏炎常与胰脏癌同时发现,但不一定是导致胰脏癌的原因

病征

胰脏癌患者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 上腹部持续疼痛,并反射至背部
  •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及腹胀等
  • 黄疸、皮肤搔痒及大便呈陶土色
  • 体重於短时间内锐减
  • 上腹部出现肿块
  • 腹水

诊断

血液检查

  • 肝功能检查
    • 血液中的肝酵素,包括谷丙转氨酶( ALT )、谷草转氨酶( AST )、碱性磷酸酶( ALP )和胆红素或会因以下原因升高:
      • 胰头癌(位于胰脏头部的肿瘤)所导致的胆总管阻塞
      • 胰脏炎
      • 癌细胞转移至肝脏
  • 肿瘤标记(Tumor marker)检查
    • Ca19-9:Ca19-9 是胰脏癌的肿瘤标记,约 70-80%胰脏癌患者的 Ca19-9 均有上升。
    • 癌胚抗原(CEA):约一半胰脏癌患者的癌胚抗原指数均有上升

 

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

  • 过程中,医生会把内窥镜通过导管置入胰管或胆管,再注入显影剂进行X光造影。
  • 检查过程大约15-60分钟,特殊情况下检查时间可能更长。
  • 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可用於:
    • 抽取活组织切片作组织检验
    • 在胆管放置塑胶或金属支架以纾缓胆管堵塞。

 

经皮肝胆道造影术(PTC)

  • 经皮肝胆道造影术是一种对胆管及肝脏进行的X光造影检查。
  • 医生会把小针经患者皮肤穿入肝内胆管,再注射造影剂,以便在X光片中观察胆管结构。通过X光片报告,医生可确认胆管是否有堵塞,并找出胆管堵塞的位置。
  • 经皮穿肝胆道造影也能协助活组织抽取在检查或在阻塞的管道放置支架。

 

超声波扫描

  • 超声波扫描可用於确定肿瘤位置、检查胆总管堵塞所引致的胆管扩大及引导小针穿刺作活组织切片检查。
  • 腹部超声波( Transabdominal ultrasound )
    • 腹部超声波常用於检查腹部不适或肝功能异常
  • 超声波内窥镜( Endoscopic ultrasound,EUS )
    • 过程中,医生会把内窥镜通过导管从患者口部进入小肠的第一部分。
    • 医生会把超声波探头指向胰脏和旁边的结构观察。
    • 亦可以借此进行微针穿剌抽取细胞组织化验。

 

电脑扫描( Computerised Tomography,CT scan )

  • 电脑扫指描为体内组织拍摄不同角度的X光片,再构成立体影像,以观察肿瘤位置、大小及分布,并检查周边血管、淋巴组织和器官是否受影响,从而判断是否适宜作手术切除。患者接受电脑扫描时需注射造影剂,使检验部位在X光片上显得更清晰。

 

正电子扫描( PET-CT scan )

  • 正电子扫描是一种同位素影像科技。技术中运用少量放射性药物检测身体的代谢功能,从而判断肿瘤是否扩散至其他器官和组织。

种类

  • 胰管腺癌(Ductal Adenocarcinoma)
    • 最常见的胰脏癌,占95%。
    • 较常见於男性(男女比例为1.5-2:1 )
    • 发病年龄多在60-80岁
    • 胰管腺癌源于胰脏的胰管细胞,主要发生於胰脏头部,但亦可发生在胰脏体部或尾部。
  • 腺鳞状癌(Adenosquamous Carcinoma)
    • 较常见於男性
    • 可在任何年龄发病
  • 胰脏神经内分泌肿瘤(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 pNET )
    • 可发生於胰脏任何位置
    • 发病年龄多在60岁或以上
  • 其他:腺胞细胞癌( Acinar Cell Carcinoma ),多形性腺瘤( Pleomorphic Adenocarcinomas ),淋巴癌( Lymphoma ),肉瘤( Sarcoma )

分期

治疗

  • 胰脏癌治疗方案取决于几个因素,包括胰脏癌的种类、期数、治疗副作用以及患者的意愿和整体身体状况。
  • 胰脏癌患者应了解以上与治疗相关的要素。
  • 患者应与医生就治疗目标和期望讨论,并共同作治疗决定。

早期胰脏癌的治疗方案

手术

  • 手术切除是唯一的根治方法
  • 手术切除适用於身体状况良好、癌细胞没有扩散及没有侵入邻近血管的患者。
  • 手术的副作用包括:疼痛、肿胀、疤痕、手术部位附近出现麻痹感、感染 风险、肠漏症、瘘管的形成(胰脏和其他器官之间形成不正常的通道)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s Operation)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目前最常采用於治疗胰脏癌的手术
  • 用於位于胰脏头部或钩突部份的胰脏癌
  • 需切除整个胰脏头部(连同或不连同胰脏颈部)、十二指肠、空肠的首 15 厘米、总胆管、胆囊、邻近的淋巴结,有时还会切除部分的胃和血管
  • 通常以开放式手术进行

胰尾切除手术( Distal pancreatectomy )

  • 胰尾切除手术适用于位于胰脏颈部或尾部的胰脏癌
  • 通常会结合脾脏切除手术进行
  • 一般能配合腹腔镜进行
  • 有些情况下,胰脏癌病人需进行全胰脏切除术以清除所有胰脏癌细胞。

 

术前治疗

术前化疗

  • 术前治疗的目标包括:
    • 缩小肿瘤,使其更容易切除
    • 阻止癌细胞增长
    • 消灭可能已扩散但未被检测到的癌细胞
  • 术前化疗通常为期六个月
  • 术前化疗适用于具高风险特征的胰脏癌患者。高风险特征包括:
    • 肿瘤体积较大
    • 肿瘤附近有较大的淋巴结
    • CA 19-9 肿瘤标记水平非常高
    • 有明显的体重减轻或疼痛
  • 在术前治疗后,患者将重复接受造影检查和 CA 19-9 测试。如果没有癌 细胞增长的迹象,下一步就是手术,手术通常在四星期内进行。

治疗方案

Modified FOLFIRINOX

  • 每两星期合并使用三种化疗药物,包括 5-FU(氟尿嘧啶)、Oxaliplatin (奥沙利铂)和 Irinotecan(伊立替康)
  • 适用于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
  • 常见副作用包括骨髓功能抑制、脱发、四肢和手指麻痹、疲倦、腹泻、恶心、呕吐

Gemcitabine(吉西他滨)的合并治疗

  • Gemcitabine 加上 Albumin-bound paclitaxel(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常用于胰脏癌患者。
  • 由于铂类化疗对于具有 BRCA1、BRCA2 或 PALB2 基因变异的胰腺癌的 治疗效果更好,若癌症带有这些基因可考虑使用 Gemcitabine 加上 Cisplatin(顺铂)(≥两至六个疗程)
  • 副作用:骨髓功能抑制、恶心和呕吐、四肢和手指麻痹、损害肝及肾功能

辅助治疗及其他治疗种类

辅助化疗

  • 辅助化疗通常为期六个月
  • 化疗是一种全身治疗,药物通过血液循环运行全身,消灭快速生长的细 胞,例如体内的癌细胞
  • 术后辅助治疗旨在预防或延迟复发
  • 所有胰腺癌患者在切除手术后均建议进行辅助治疗

治疗方案

Modified FOLFIRINOX

  • 每两星期合并使用 5-FU、Oxaliplatin、Irinotecan 三种化疗药物
  • Modified FOLFIRINOX 比过去的化疗药物能提升存活率(提高总存活率约 40%),因此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建议使用此方案
  • 常见副作用包括骨髓功能抑制、脱发、四肢和手指麻痹、疲倦、腹泻、恶心和呕吐

若不适用 modified FOLFIRINOX 的患者,可考虑以下治疗:

  • Gemcitabine 配合 Capecitabine(卡培他滨):由两种药物组合而成, 副作用更耐受
  • 单一药物方案:Gemcitabine 或 TS-1
  • 常见副作用包括:骨髓功能抑制、疲倦、腹泻、恶心和呕吐、手足症候群

 

辅助化疗及放射治疗

  • 研究指放射治疗在癌症复发的作用并不明确
  • 一些专家组建议淋巴结阳性或组织边缘阳性的患者以辅助性化疗结合放射治疗,以减低癌症复发的机率
  • 放射治疗能清除手术后残余的癌细胞及邻近淋巴结,以减低复发机率
  • 放射治疗疗程通常持续五至六个星期,逢星期一至五每天进行,并与化疗 同步进行,例如 Capecitabine 或 5-FU

手术和辅助治疗后的观察

  • 用于跟进疗程后的副作用,并监察复发的可能性
  • 检查包括:临床检查,以及疗程后首两年的每三至六个月进行肿瘤标记检测(CA 19-9) 和电脑扫描,往后如有需要每六至十二个月进行一次

治疗局部晚期胰脏癌

  • 局部晚期胰脏癌指癌细胞在没有远端转移的情况下,侵入血管或其他组织等邻近结构,并无法以手术切除
  • 就大部分患者而言,局部晚期胰脏癌的治疗目标以控制病情为主。但少部份病人或可在一线治疗将肿瘤缩少后,接受根治性的切除手术

 

化疗

  • Modified FOLFIRINOX:每两星期合并使用 5-FU(Fluorouracil)、 Oxaliplatin、Irinotecan 三种化疗药物。常见副作用包括骨髓抑制、脱发、手脚麻痹、疲倦、肚泻、恶心和呕吐
  • Gemcitabine 配合 Cisplatin 针对具有 BRCA1、BRCA2 或 PALB2 基因 变异的胰腺癌),或 Gemcitabine 配合 Albumin-bound paclitaxel(针对其他病人):常见副作用包括骨髓抑制、脱发、手脚麻痹、疲倦、肚泻、恶心和呕吐
  • 其他方案:Gemcitabine 配合 Capecitabine、单独使用 Gemcitabine、 Gemcitabine 配合 Erlotinib(厄洛替尼),Erlotinib 属一种表皮生长因 子受体(EGFR)抑制剂

在进行了四至六个月的诱导化疗后,且肿瘤能被控制没有扩散的患者可以采用化疗配合放射治疗或体外放射治疗(EBRT)。

 

放射治疗

  • 体外放射治疗(EBRT)作诱导性治疗较受争议。患者若不适合进行诱导 化疗或病情在诱导化疗后仍然稳定,可以考虑接受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可以单独使用或配合化疗结合使用
  • 疗程通常为期五至六个星期,逢星期一至五每天进行
  • 放射治疗或有助延迟局部病情恶化,某些乐观情况更能进一步以手术治疗。
  • 常见副作用包括食欲不振、恶心和呕吐、腹泻和疲卷,这些副作用大多在 电疗后两星期左右纾缓,而电疗配合化疗有机会增加副作用。

治疗远端转移胰脏癌

如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其他器官(例如肝、肺、腹膜),治疗的目标以纾缓为主。

 

化疗

  • 化疗为主要的治疗方案。化疗利用药物来杀死癌细胞,可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药物随血液运行全身,抑制体内的癌细胞。
  • 第一线化疗方案取决于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器官功能。
  • 对于身体状况较佳的患者,化疗方案通常包括两种或三种药效较佳的化疗药物。常见的方案包括:
    • Modified FOLFIRINOX(5-FU、Oxaliplatin、Irinotecan)
    • Gemcitabine 配合 Albumin-bound paclitaxel,或Gemcitabine 配合 Cisplatin(针对具有 BRCA1、BRCA2 或 PALB2 基因变异的 胰腺癌)
  • 对于身体状况欠佳的患者,化疗方案通常只包括一种药物。常见的方案有:
    • Gemcitabine
    • TS-1 (口服)
  • 如果接受为期四至六个月第一线化疗而病情稳定,患者可考暂时停用化 疗,或接受「维持治疗」来控制病情。 「维持治疗」的选项取决于患者之前采用的疗法

第一线治疗

维持治疗的选项

FOLFIRINOX

  • Olaparib(奥拉帕利):用于遗传性BRCA1或BRCA2基因变异的患者
  • Capecitabine
  • 5-FU
  • FOLFIRI:5-FU和Irinotecan的组合
  • FOLFOX:5-FU和Oxaliplatin的组合
  • Rucaparib(卢卡帕尼):用于遗传性或后天性BRCA1、BRCA2或PALB2基因变异的患者

使用Cisplatin或Oxaliplatin的疗法

  • 奥拉帕利(Olaparib):用于遗传性BRCA1或BRCA2基因变异的患者
  • 卢卡帕尼(Rucaparib):用于遗传性或后天性BRCA1、BRCA2或PALB2基因变异的患者

Gemcitabine 及 Albumin-bound paclitaxel

  • Gemcitabine 及 Albumin-bound paclitaxel 的修改疗法
  • Gemcitabine 
  • 如第一线化疗失效而患者身体状况尚好,医生会考虑第二线化疗。第二线化疗的用药会取决于第一线的化疗及患者的身体情况。常见的疗法有:
    • Oxaliplatin 配合 Capecitabine
    • Gemcitabine 配合 Albumin-bound-paclitaxel
    • Liposomal-Irinotecan 配合 5-FU
    • Gemcitabine
  • 常见的化疗副作用:骨髓抑制、毛发脱落、手脚痳痹、疲倦、肚泻、恶心及呕吐

 

标靶治疗

  • 视乎患者的临床状况,例如体能表现状况,标靶治疗可以在晚期胰腺癌的 第一线或后续治疗中使用
药物

常见副作用

Erlotinib

配以化疗药物 Gemcitabine,作为晚期胰腺癌的第一线或后续治疗

脸部和颈部出现痤疮状的皮疹、 腹泻、食欲减退和疲倦

较少出现但较严重的副作用: 肺、肝脏、肾脏出现严重损伤、 胃或肠形成穿孔、严重的皮肤病 变,以及出血或血液凝结问题

Entrectinib 恩曲替尼

Larotrectinib 拉罗替尼

用于 NTRK 基因融合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第一线或后续治疗

头晕、疲倦、恶心、呕吐、便秘、体重增加、腹泻

较少出现但较严重的副作用:肝功能异常、心脏问题、神志错乱

Selpercatinib 塞尔帕替尼

用于 RET 基因融合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第一线或后续治疗

肝功能异常、白血球和血小板偏低、口干、腹泻、便秘、高血压、疲倦、皮疹

Dabrafenib 达拉非尼配合 Trametinib 曲美替尼

用于 BRAF V600E 基因变异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第一线或后续治疗

发冷、发烧、夜间出汗、疲倦、 皮疹、恶心、呕吐、腹泻、腹痛、手脚肿胀、关节疼痛、食欲下降、肌肉疼痛、头痛

Olaparib 奥拉帕尼

用作第一线治疗后的维持治疗,针对遗传性 BRCA1 或 BRCA2 基因变异的晚期胰腺癌患者,患者需先接受至少四个月的铂类化疗,并且病情稳定

疲倦、恶心和呕吐、头痛、腹泻、食欲下降、脱发、血球水平下降

较少出现但更较严重的副作用: 肺部出现炎症、其他血癌

Rucaparib 卢卡帕尼

用作第一线治疗后的维持治疗,针对遗传性或后天性 BRCA1、 BRCA2 或 PALB2 基因变异的晚期 胰腺癌患者,患者需先接受至少四个月的铂类化疗,并且病情稳定

恶心、疲倦、贫血、肝功能异常、呕吐、腹泻、食欲下降、出血风险增加

Adagrasib 阿达格拉西布

Sotorasib 索托雷塞

用于 KRAS G12C 基因变异的晚期 胰腺癌患者的后续治疗

 

 

恶心、食欲下降、呕吐、腹泻、 肌肉疼痛、肝功能和肾功能检测值出现变化

较少出现但较严重的副作用:临床化验值出现变化,包括肝功能测试、白血球、红血球、电解质 (钠和钾)

Trastuzumab deruxtecan 德曲妥珠单抗

用于具有 HER2 基因变异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后续治疗

 

 

血色素下降(疲倦)、白血球减少(感染风险增加)、血小板减少(出血风险增加)、恶心、食欲下降、肝功能异常测试、腹泻、呕吐、便秘、发烧、脱发

较少出现但较严重的副作用:肺部发炎

Zenocutuzumab-zbco 泽妥珠单抗

用于 NRG1 基因融合变异的转移性 胰腺腺癌患者的后续治疗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肌肉和关节疼痛、疲倦、皮疹、肿胀

较少出现但较严重的副作用:血球减少,例如红血球数量、血小板数量、血钠水平下降、肝功能检测值上升

 

 

免疫治疗

  • 免疫治疗是利用药物刺激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更有效地识别和消灭癌细 胞,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转移性胰腺癌

药物

适应症

Pembrolizumab 匹博利组单抗

 

 

 

 

 

 

用于微卫星不稳定性高(MSIH)、错配修复基因缺陷 (dMMR)或肿瘤突变负荷高 (TMB-H)的晚期胰腺癌患者作第一线或后续治疗

Dostarlimab 多达利单注射液

用于 MSI-H 或 dMMR 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后续治疗

 

Nivolumab 尼伏人单抗配合 Ipilimumab 伊匹木单抗

用于 TMB-H 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后续治疗

  • 常见副作用:疲倦、咳嗽、恶心、皮肤痕痒、皮疹、食欲下降、便秘、关 节疼痛、腹泻
  • 较少见但较严重的副作用:当免疫系统开始攻击身体其他部位,例如肺、 肠、肝脏、产生荷尔蒙的腺体、肾脏或其他器官等,有机会出现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情况

 

放射治疗

  • 可用作纾缓癌症转移到骨骼、淋巴结或肝脏所引致的疼痛
  • 通常分为一至十次(即用较短时间和较少次数为疗程),以减低副作用。

预防

虽然胰脏癌不能被完全预防,改变生活习惯有助降低患上胰脏癌的风险。

  • 戒烟:烟草中的致癌物质会破坏DNA结构,令其失去调节细胞的生长以及抑制肿瘤增长的功能
  • 保持健康体重:体重过高会直接增加患上胰脏癌的风险;建议采取渐进和健康的减肥方式
  • 定期运动
  • 健康饮食:多进食蔬果和低动物脂的肪食品
  • 避免接触危险化学品(例如苯或石油产品)或使用适当的防护措施(例如使用呼吸器、防护服、护目镜和手套)

香港大学临床研究

参考资料

美国癌症协会:胰脏癌

澳洲防癌协会:胰脏癌

麦美伦癌症支援:胰脏癌

NCCN Guidelines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 Version 1.2025

NCCN Guidelines for Patients:胰脏癌 2023

医院管理局 智友站:胰脏癌 

 

感谢邓颂桦先生,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医科生冯慧贤小姐( M24 )及香港大学临床肿瘤科蒋子梁医生撰写及审阅本页内容。

 

最后更新日期:2025年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