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是香港常見的疾病,現時已知有最少五種能引起肝炎的病毒,分別是甲、乙、丙、丁和戊型肝炎病毒,其中最常見的是乙型肝炎(乙肝)。當中乙型和丙型肝炎可以發展成慢性疾病,會導致肝衰竭、肝硬化、肝癌,增加死亡風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截至 2022 年,全球有大約2.54 億人感染慢性乙肝,當中一半為 30 至 54 歲的成人,12% 為 18 歲以下的兒童。在香港 2020-22年度的人口健康調查,大約 41 萬人患有乙肝,即大概10至12人有一個是乙型肝炎帶菌者。
乙肝可以透過接種疫苗來預防,不過有很多疑問指出,在接種疫苗10多年後,身體檢查時發現乙肝抗體低於正常水平,是否需要補打乙肝疫苗呢?
乙型肝炎(乙肝)是由乙肝病毒所引起,是一種損害肝臟的病毒感染,會令其細胞發炎或變異,可引起急性或慢性乙肝。乙肝病毒的潛伏期由 45 日至160 日不等,在病毒感染的患者中,少於5%的5歲以下兒童,以及30至60%的成年人會出現症狀。急性肝炎的病徵包括:發燒、食慾不振、噁心、嘔吐、全身疲倦、腹痛、黃疸、小便呈深褐色,只要接受適當的治療,大部分的患者可以完全痊癒。
然而,大約5至10%的成人患者及95%受母體感染的嬰兒均不能清除這種病毒,因而變成慢性帶菌者。若沒未有接受治療,約15-40% 慢性乙肝患者會出現肝硬化或肝癌。
乙型肝炎疫苗能有效預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1)兒童普及乙型肝炎疫苗接種計劃
自1988 年起,本港實施兒童普及乙型肝炎疫苗接種計劃。所有初生嬰兒於出生時均會在醫院接種第一劑乙型肝炎疫苗,其後分別於一個月及六個月大時,接種第二及第三劑疫苗。
(2)成年人接種乙型肝炎疫苗
在1988年前出世的人士,也可接種乙型肝炎疫苗,整個接種程序需要注射共三劑疫苗,完成接種第一劑後一個月注射第二劑,及於第二劑後五個月注射第三劑。完成接種三劑疫苗後,超過95%的健康人士可以產生具保護性的抗體,能長時間保護身體免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透過檢驗血液中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可診斷是否帶有乙型肝炎病毒。如果抽血報告顯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為陽性,則表示已感染乙肝病毒。當確認感染乙肝病毒後,若表面抗原呈陽性的反應持續超過 6 個月,患者很大機會已患上慢性乙肝,應盡快向醫生求診。
另一方面,乙肝抗體協助清除人體內的乙肝病毒,抗體一般能夠在已接種乙肝疫苗的人、乙肝康復者身上被驗出。如果「乙型肝炎表面抗體」的結果為陽性,且檢體濃度值大於或等於 10.00 mIU/mL,則代表免疫系統仍具保護力。
倘若曾接種 3 針乙肝疫苗,但驗血報告顯示只有少量乙肝抗體,很有可能是體內的抗體隨著接種時間愈久而減低或消失。另外,有少數人是自身免疫系統受損,即使打了疫苗也無法產生抗體。
不過,要對乙型肝炎作出保護,重點不在於抗體數目,而是免疫記憶,即免疫細胞能否認得乙型肝炎病毒,並把它消滅。大部份乙型肝炎疫苗接種於出生六個月前,亦免疫系統最不成熟的時候,所有疫苗都有效力期限,例如COVID-19的疫苗限期為半年,免疫細胞能有對抗乙型肝炎10年或以上的記憶力,已經很好了!
若想增強免疫細胞對乙型肝炎的記憶力,理論上是可以再接種疫苗去刺激免疫系統,但是不是每個人都需要補打乙肝疫苗去加強抗體呢?
是否應該接種乙型肝炎疫苗加強劑,現時國際間並沒有一致的共識。
香港大學早前曾追蹤一批於出世時便已注射乙肝疫苗的嬰孩,發現他們體內的抗體水平雖然於注射後10至20年後下降,但他們並没有受帶病毒的家人感染。由此可見,只要按時完成3次注射,人體便有足夠的保護力對抗乙肝病毒。根據以上理論,亞洲傳染病控制及預防督導委員會認為在完成嬰兒的基礎接種後10 至 15 年後是否需要接種乙肝疫苗加強劑,應由醫生按照個人的情況給予個別建議。
不過,由於乙型肝炎主要傳染途徑是血液、體液和性行為,高危群組可考慮補打加強疫苗已更有效保護。高危群組包括:
由於每個人的情況都截然不同,究竟要不要補打乙型肝炎疫苗,建議與家庭醫生商討。